您知道吗,怀孕后身体悄悄开启了一种“自我保护”模式,血液凝血功能变强,流速变慢,但这也带来了孕期血栓的风险。孕妇得血栓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整整4-5倍!严重时甚至可能危及生命。今天我们就来聊聊,为什么怀孕容易“招来”血栓,又该怎么应对。
身体的自保机制,是一把“双刃剑”:
第一,血液变“稠”了:孕期中凝血因子变多了,而能溶解血栓的物质反而减少了。这一切,都是为了在分娩那一刻帮你快速止血,防止大出血。但副作用就是,血液更容易“结块”,血栓就悄悄找上门了。
第二,血流变慢了:随着宝宝长大,子宫也越来越重。它会压迫到身体里最大的静脉,下腔静脉,这条血管正好负责把下半身的血液送回心脏。一被压迫,腿部和骨盆的血液回流就“堵车”了,流得慢,自然容易淤积形成血栓。
第三,血管受伤时凝血:分娩不管是顺产时用力,还是剖腹产手术,都可能让盆腔周围的血管受到拉扯或损伤。血管一受伤,身体第一时间就会启动凝血来“修补”,这也直接增加了血栓形成的概率。
孕期出现这些信号,千万别大意!血栓最常出现在左腿,如果发现: 一条腿明显比另一条粗肿,且又肿又痛。小腿肚子又疼又硬,皮肤发红、摸起来发热。 有可能就是血栓的预警。
记住这几点,有效预防很简单!
1. 别久坐久站,时不时勾勾脚尖、转转脚踝。
2. 适当多喝水:保证血液不会太“浓”。
3. 咨询医生:如果你属于高危人群,医生可能会建议你穿医用弹力袜,或者在孕期和产后打抗凝针(低分子肝素,对宝宝很安全),这是最有效的预防方式。
我们要警惕症状,只要发现单条腿不明原因地肿痛,别犹豫,马上去医院检查。
